预应力叠合板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在工厂预制化生产的一种预制构件,它在现代建筑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以下是预应力叠合板的一些关键特点和应用:这种板材的装配式特性可以提高工程建筑效率,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采用预应力技术,使板材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能力,采用预应力技术,使板材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能力,预应力叠合板由于其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板的承载能力及使用跨度,减少了用钢量,控制了板裂缝的展开,使板在施工阶段可以实现免支模,免支撑或少设支撑的安装方式,大幅提高安装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及工期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3年3月13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式发布4本地方标准图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预制内墙条板/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楼梯/整体卫生间)》SJT-03\04\05\06-2023,并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现代营造参与了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中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楼梯的编制。其中《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叠合楼板)》中“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以下简称PK3板)章节内容由现代营造与山东万斯达一同起草主编。“PK3板”介绍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3板)PK3板是由C40/C50混凝土、1570级应力钢丝和钢管桁架组成,底板厚度35mm/40mm,标准宽度1~3m,跨度,上弦杆采用钢管注微膨胀砂浆,腹杆采用HPB300级直径6mm钢筋,高度可根据叠合板厚度调整。与现浇层共同作用形成可双向受力的叠合楼板。由于采用了预应力技术,使得预制底板混凝土在受力方向上预先承受压应力,减少了底板开裂的可能性,可以把预制底板尽量的减薄;安装后在板面横穿通长钢筋,浇筑混凝土后成为双向受力楼板,与预应力单向板相比,节约混凝土材料并减轻了自重,还提高了耐火性能,PK板的原始设计由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发明,并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